作者:樅木國際 發布時間:2021-09-23 13:44 瀏覽次數 :
北京時間9月23日3時20分55秒,
秋分來到我們身邊。
秋分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六個節氣
也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。
秋分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各地晝夜等長。
秋分,“分”即為“平分”、“半”的意思,
除了指晝夜平分外,還有一層意思是平分了秋季。
《春秋繁露·陰陽出入上下篇》里寫道:“秋分者,陰陽相半也,
故晝夜均而寒暑平。金風送爽,雁字橫秋。
草木染黃,涼蟾光滿。落花聽雨,折桂香遠。
石榴滿坼,木樨清露,別有微涼。”
可見這一時節,是真的美。
此時是一年里最宜人的季節,
風清云淡、金風送爽。
菊黃蟹肥、丹桂飄香。
接下來同小編共同來品讀和秋分節氣相關的悠美詩詞吧!
【秋 分 詩 詞】
《晚晴》
唐·杜甫
返照斜初徹,浮云薄未歸。
江虹明遠飲,峽雨落馀飛。
鳧雁終高去,熊羆覺自肥。
秋分客尚在,竹露夕微微。
《秋分日憶用濟》
清·紫靜儀
遇節思吾子,吟詩對夕曛。
燕將明日去,秋向此時分。
逆旅空彈鋏,生涯只賣文。
歸帆宜早掛,莫待雪紛紛。
【秋 分 三 侯 】
一候:雷始收聲;
二候:蟄蟲坯戶;
三候:水始涸。
【秋 分 習 俗】
1.吃秋菜
在嶺南地區,秋分有“吃秋菜”的習俗。
秋菜是生長于嶺南的野莧菜,
當地人會在秋分將野莧菜與魚片一起滾為“秋湯”全家分食,
祈求家寨安寧、平安健康。
2. 祭月
古有“春祭日,秋祭月”之說。
據考證,最初“祭月節”是定在“秋分”這一天,
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,
不一定都有圓月。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。
所以,后來就將“祭月節”由“秋分”調至中秋。
3.煮湯圓
秋分這一天,農民都按習俗放假,每家都要吃湯圓,
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,
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,名曰粘雀嘴兒。
4.豎蛋
“秋分到,蛋兒俏”。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這一天,
我國很多地方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“豎蛋”試驗。
選擇一個“身量勻稱”的新鮮雞蛋,輕手輕腳地豎放在桌上,
看看自己能不能把它豎起來呢?
5.放風箏
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,鰱魚風箏,瞇蛾風箏,雷公蟲風箏,
月兒光風箏,其大者有兩米高,小的也有二、三尺。
【秋 分 養 生】
1.秋分·心情
最主要的是培養樂觀情緒,保持神志安寧,
避肅殺之氣,收斂神氣,適應秋天平容之氣。
我國古代民間九九重陽——登高觀景之習俗,登高遠眺,
可使人心曠神怡,所有的憂郁、惆悵等不良情緒頓然消散。
2.秋分·飲食
秋季以燥氣居多,
所以秋季的飲食重點是養陰清燥、潤肺生津。
盡量避免辛辣厚重的食物。
建議大家每天早晨吃一碗雜糧粥。
這是因為,秋分時節,脾胃內虛,抵抗力下降,
這時若能吃些溫食對身體自然有好處。
此外,秋分滋補還是要平補,就是吃一些性質平和,
滋潤養陰又不滋膩礙胃的食物,
如藕、蓮子、紅棗、銀耳、枸杞、黑芝麻、核桃等。
尤其是銀耳,用來跟各種食材搭配煮粥,可有效地緩解秋燥。
3.秋分·起居
中醫認為,早睡可以順應陰精收藏,以養“收”氣,
早起可以順應陽氣的舒長,使肺氣得以舒展。
一般來講,晚上11點前入睡,早晨6點左右起床較為適宜。
要注意的是,起床時盡量不要太猛,而應躺在床上,
用5分鐘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部,否則會導致血壓突然變動。
4.秋分·著裝
這個時節,天氣開始轉涼,應注意保暖,不應再赤膊露體。
雖然“春捂秋凍”有鼓勵身體適應涼爽刺激、鍛煉耐寒適應能力的意思。
但這種方式比較適合年輕體壯的人,
但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小孩還應多注意早晚及時增減衣物,
避免著涼傷身。
【秋 分 祝 福】
秋天,是一個美麗怡人的季節;
秋天,是一個豐收喜慶的季節;
秋天,是一個醇厚柔潤的季節。
愿你在這個晴空相伴的時節,
淡看風起葉落,靜守時光歲月。
品嘗豐收喜悅,收獲前行力量。
這個秋天,向陽生長,珍惜好時光!
樅木國際酒莊,主營智利、澳洲、西班牙,100%原瓶原裝進口紅酒,伴您美食美刻!